煤炭業的問題棘手到什么程度
中國煤炭新聞網 |
2015-8-24 21:12:43 頭條 |
2014年,國內煤炭消費量為35.1億噸,合法產能則超過了40億噸;另外,還有6億多噸違規產能,以及約10億噸在建產能。目前煤價下跌,迫在眉睫的是降低電價,擴大下游用電需求,進而帶動煤炭消費量;其次,應設計國有煤炭企業的退出機制,縮減煤炭產能。從供需兩方著手,才能減小供需的不平衡。
體制機制約束依然存在問題:稅費負擔重,煤炭物流成本高,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多,擴產遺留的問題,以前給了三年五年擴產的費用,現在政策到期了,但還是存在,所以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。另外退出很難,大家都不愿意退出,如果不退出調整肯定有問題。
這幾年煤炭行業出現了諸多問題,國務院非常重視,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決策,發了很多文件,特別是7月以來,針對行業的困難和問題,國家發改委聯合其他部門 建立煤炭部門,一共出臺了4家政策,這些政策都在積極地推動和落實,政策的主要目標是著力點,目標是調整優化供求關系,基本內容是要有四個嚴厲治理。實現 的方式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,政府依法監管,加強誠信建設。具體的措施是,核查違法違規建設生產情況,對一些違法違規的項目進行問責。
從化工行業來,這幾年的增量比較大,但是主量對煤炭的供給會發揮更大的影響。但是我們也看到了,上半年如果國家穩增長措施可以逐步顯現,特別是基礎設施的建設,那么工業可以保持增速,煤炭需求也比預期好。
我們和國際煤炭相比的話,我們存在很大的差異,首先是國家煤炭稟賦資源比較差,開采成本比較高,我國地質板塊有28個板塊拼接而成,這種多板塊拼接 和擠壓的過程中,開采成本會比較高。
另外,產業集中度低,多數的小煤礦生產能力很低,全國大概是一萬多個,其中9萬噸以下占50%以上,一些煤礦改造難度 非常大,有些不能改造,所以9萬噸美煤礦的退出有很大的問題。現在的人均效率,按照去年的實際產量和從業人數算,一年也就生產600噸煤。既有國家能源基 礎設施不斷完善,煤炭轉化輸送能力提高的原因,也有國家控制煤炭銷量的原因,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,必須抓住機遇,加快轉型,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。
- 上一篇:煤炭石油:尚未走出低谷 但是進一步下滑空間有限 2015/8/30
- 下一篇:王安:煤炭企業“逆襲”要三力齊發 2015/8/30